近日,安庆师范大学学生“青·行知”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“繁星筑梦,青芒启繁”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赴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开展实践调研,聚焦“繁昌区打造全省青年发展型县域工作实践研究”课题,深入当地文化地标、红色遗址、产业园区及乡村振兴一线,探寻县域青年发展与区域创新的融合路径。
在繁昌北站1969文化创意街区,调研团队深入调研青年创业生态。街区通过租金减免、导师帮扶等政策有效降低青年创客创业门槛,助力孵化“直播电商”“非遗文创”等新业态项目。在中分村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旧址中,团队成员了解到,青年创客以红色故事连环画等为载体进行创作,使用更加贴近青年的表达方式,增强红色教育的吸引力与感染力,为文化传承注入了青春动能。

图为实践队员参观繁昌北站1969文化创意街区
在春谷3D打印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,工作人员为调研团详细介绍了当地“人才公寓”“技能培训”等引才留才措施,以及研究院“青年技术攻关小组”如何历经三年时间成功突破核心技术难题的历程。
走进溜溜果园梅冻产业园,202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4班马莹注意到生产线旁的“青年先锋岗”标识,产业园负责人介绍,企业建立“师徒结对”“创新提案奖”等长效机制,努力提高青年员工的专业技能,激发其创新活力。马莹表示,这种“师徒结对” 模式值得在青年群体中推广,通过“以老带新”的方式,让知识与经验的传承更具针对性,助力青年快速成长。

图为实践队员认真听3D打印产业园讲解员介绍3D产品
在乡村振兴馆内,实践团队长、202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8班曹墨泉重点围绕展区内“青年返乡创业地图”,组织团队成员深入研讨繁昌区吸引青年人才回流乡村的创新机制。在繁昌窑遗址研学中心,团队成员实地参观了返乡创业青年陶艺师创业工坊,并交流了非遗研学相关工作开展情况。
“这次调研仿佛是一场立体的课堂,让我们看见了青年参与产业创新的力量。”曹墨泉说道。此次三下乡调研活动,不仅是一次深入基层的社情考察,更是一堂鲜活深刻的国情思政课。队员们通过走访,真切感知了县域发展的巨大成就与现实挑战,精准捕捉了青年就业创业的迫切需求与政策期待,为构建更具吸引力、包容性和活力的青年发展型县域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。(撰稿:曹墨泉 司佳宁 摄影:曹墨泉 审核:方蓬)